近年来,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越来越高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孕龄期女性反复流产?中医有哪些特色治疗?
01
复发性流产
复发性流产(RSA)是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及2次以上在妊娠20周前的胎儿丢失,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。
02
复发性流产病因
复发性流产病因十分复杂,主要包括遗传因素、解剖因素、内分泌因素、感染因素、免疫功能异常、血栓前状态、孕妇的全身性疾病及环境因素等。除此之外,仍有少数病因不明,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。
03
中医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
复发性流产属于中医“滑胎”范畴。凡堕胎、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,称为“滑胎”中医,亦称“数堕胎”。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失,胎元不固,或胚胎缺陷,不能成形。
03
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
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,通过辨证施治,“一人一方一策”,防病治病相结合。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,利用中药汤剂口服以及中医特色疗法如火龙罐、姜疗、穴位敷贴、针灸、埋线等多种外治法进行孕前调理,孕后保胎,安全有效。
孕前调理
中药内服
孕前调理主要以滑胎及伴见的症状、舌象、脉象作为辨证依据,临床常见分型为肾虚血瘀、寒湿阻滞、气血不足等,宜以补肾活血、温经散寒、益气养血、调固冲任为主,予以相应的中药口服2-3月后再备孕。
中医外治
(1)艾灸:即选取特定穴位施以艾灸。
功效:温经散寒,活血化瘀
方法:火龙罐、姜疗(脐疗、八髎灸、督灸)、盆灸、艾灸床、针灸等。
主治:孕前痛经、月经不调、宫腔粘连、子宫内膜薄、盆腔炎、卵巢早衰、试管移植着床障碍等辨证属肾虚血瘀、寒湿阻滞者。
火龙罐
艾灸
(2)针刺:即选取天枢、关元、气海等穴位进行针刺。
功效: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
方法:针刺、电针、穴位埋线(长效)
主治:孕前月经不调、卵巢早衰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睡眠障碍、头痛等。
(3)铜砭刮痧:即在取穴部位运用虎符铜砭刮痧板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、摩擦,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。
功效:活血通络、清热泻火、散寒止痛。
主治:孕前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子宫内膜薄、卵巢早衰等。
(4)刺络放血:即选取耳尖等穴位用三棱针点刺放血。
功效:清热泻火、祛瘀止痛
主治:失眠、烦躁等属血热症。
(5)耳穴压豆:主治月经不调、失眠、头痛等。
(6)穴位敷贴:将中药研成细末,用水等调成糊状,直接贴敷穴位。孕前常用的有暖宫贴、痛经贴、通便贴等。
(7)中药外敷:将暖宫散寒、活血止痛的中药磨成粉剂,做成外敷包蒸热后外用敷脐及小腹部,主治孕前盆腔炎、腹痛,宫腔粘连等。
孕后保胎
中药内服
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孕后应尽早进行保胎治疗,孕后出现腰酸腹痛,胎动下坠,或阴道少量出血者属中医“胎动不安”“胎漏”范畴,中医认为其主要机理是冲任气血失调,胎元不固,常见分型有肾虚血瘀、脾肾虚弱、气血不足、血热等,通过辨证论治,予以健脾固肾安胎、养血安胎、凉血止血安胎等中药治疗,另孕期出现便秘、腹胀、失眠、烦躁等亦可用中药调理。
中医外治
(1)艾灸:孕期出血可选用止血灸以止血安胎;子宫供血不足即血瘀可选用供血灸、火龙罐以活血安胎;孕吐可选用止吐灸、胃脘灸等。
(2)刺络放血:孕期失眠、烦躁、便秘等属血热症可选取耳尖放血等。
(3)穴位埋针:以特制的皮内针固定于皮内或皮下特定穴位,常用于治疗孕期便秘、孕吐等。
(4)穴位敷贴:孕期可用安胎贴、止血贴、止吐贴、安神贴、止咳贴、通便贴、通气贴、升提贴等多种穴位敷贴治疗。
(5)中药香囊:中药香囊具有安神、驱蚊等作用,孕期可用于缓解妊娠反应、过敏性鼻炎、预防感冒等。
(6)外敷中药膏:孕期宫腔积血、腹胀、痔疮等可选用宫腔积血膏、通气膏、痔疮膏外敷。
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,中医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,以“预防为主中医,防治结合”的原则,孕前补肾活血、益气养血、调补冲任,为受孕打好基础,孕后则针对性保胎治疗,多数患者可避免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!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