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未命名正文

抗疫纪实|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: “生命至上,重症救治我们发挥巨大作用”

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坚决执行国家卫健委大政方针,在院领导、医务部和全院各科室大力支持和帮助下,临危受命,重点防控重症,短时间克服种种困难,成立MICU,接诊患者,负责全院新冠会诊,形成三级查房制度和以呼吸、心脏、肾脏为主的MDT团队,全力保障患者安全。

12月18日晚,科室接到医院紧急通知,筹建MICU(内科重症病房)。任新玲主任马上组织召开紧急会议,提高认识、统一思想重症医学科,大家积极响应,决定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,“先冲上去”。在任主任的指挥调度下,科室人员拆分为两部分,边建设,边完善,以最快速度开辟新的战场,接收全院各科室转来的呼吸重症患者。

图片 4

科主任、党支部书记任新玲主任、我国知名防疫防化专家柏长青教授坐镇指挥,沉着冷静、大将风范,带领一支政治坚定、业务过硬、充满奉献精神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,承受巨大压力与考验,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。

林汉军、薛慧君、宋明俊提前返岗,一线林晓、汤萍、二线袁敬带病坚守岗位,吴德阳护士长发热不下火线,陈文芳、赵稳、龚爱红为筹建EICU彻夜不眠,王小凡重点保障气管镜。钟志成、张天娇双双战斗在一线,是抗疫英雄夫妻档。

为了保证病房工作的正常运行,许多护士过了2天的高热期立刻进入工作岗位,几乎所有的护士都是连续作战。MICU的护士们,每天上12个小时的班,穿着防护服不方便穿脱,必须连续工作6小时才能吃饭喝水休息上厕所,经常一加班,就是8-9个小时才能出病房。

呼吸科医生林汉军 “全力以赴守护每一位重症患者”

实用重症医学_重症医学科_重症医学科建设管理规范

MICU是院里收治新冠重症患者的新科室,相当于一个新的战场,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同事们,和来支援的各科室医护,一起边建设边打仗。几乎所有人都是带病上岗,不断有人倒下,不断再补上来。ICU是生命最后一道防线,领导把重担交给我们,患者把生命交托给我们,必须尽最大的努力。我没有太多想法,只有一个目标,确保病区稳定正常运转,保护每一位重症患者。

图片 1

呼吸科医生袁敬 “一天看了54个会诊,每晚睡4个小时”

我是二线医生,主要负责会诊工作,白天、晚上都有会诊,要走七八个不同的科室,去每一张病床前看患者,有时候忙到吃个饭都觉得奢侈。最多的一天,我看了54个会诊,晚上起来两三次,平均每天睡4个小时。

中间我也发烧了,也在坚持。感觉有些对不起爸爸妈妈,他们生病了我不在身边,有时候一天也没时间打电话。

图片 2

实用重症医学_重症医学科_重症医学科建设管理规范

呼吸科护士长吴德阳 “在自己的角色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”

上周日接到紧急通知,接下来深圳可能会增加大量的阳性重症患者,我们要开启并接管MICU,还没来得及好好准备,当天已经开始接收病人,周一就收满了,而且是真正的重症患者。

面临巨大的压力,人员、设备、仪器、场地、耗材、防护物资、消毒设备、信息系统、保洁、后方保障甚至休息场所,甚至垃圾桶都要协调。不眠之夜,处理完病人,稳哥、爱红姐、文芳和我四个人坐在办公室回想还有哪些急需解决的,像青春时畅想未来,却带着更多疲惫和压力。

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科室已经60多岁德高望重的老主任们,凌晨三点还在询问病人病情,一线的值班医生不管是阳康还是阳过都在坚持值班,带病2天一个夜班,是一眼不眨的那种夜班。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德阳姐,我这会儿不烧了,实在排不开我就坚持一下。

终于过完了这漫长而艰辛的一周,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形容。此刻还在发烧,回想这一周的点滴,忍不住热泪盈眶。

图片 3

实用重症医学_重症医学科_重症医学科建设管理规范

呼吸科护士龚爱红 “护理份量重,我早有准备”

对重症患者来讲,护理在治疗中的份量很大,对护士要求也高。幸运的是今年暑假我去广州呼研所进修,升级了护理知识储备,这次能够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,我也一直在帮助培训前来支援的各科护士。

从常规的配药、输液、各种导管的护理,到吸痰、翻身拍背、呼吸机管路的护理,必须一丝不苟,把对患者的呵护融于每一件细小的医疗护理行为之中。

从MICU筹建至今,我一直守在这里,其实大家都一个心思重症医学科,加班累一点苦一点没关系,就希望这些患者,老人家们能更好一点。遇到无能为力之处,是让我最揪心的。但坚持过去,又会有转机。不能放弃一点希望。

图片 5

国际医学中心护士张天娇、呼吸科医生钟志成:“抗疫夫妻档,你去吧,我也去”

重症医学科_重症医学科建设管理规范_实用重症医学

疫情变化,重症病人增多。12月19日晚,任主任打电话给我,MICU需要支援,我抬头看了张小仙女一眼(当天张天娇的核酸与抗原均阳性,畏寒、寒战,持续高热),正想提问她意见,她虽然一个晚上昏昏沉沉,然后突然“翻白眼”地跟我说“你去吧,需要你”。我第二天就到MICU重症一线进行救治工作。张小仙女,杨康后也穿上战衣,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援,参与阳性病区一线工作。

我们不是勇敢的人,也会怀着各自的不确定,只是深知身负重任,使命必达,每个人都可以是战场上严谨而英勇的战士。

图片 7

呼吸科医生陈文芳 “感激能和大家一起作战,非常锻炼人”

从12月18日开始,一直坚持工作至今,目前没有阳,也并不害怕。一线医生的主要职责是处理病人情况、跟二线查房、参与抢救。

感到最困难的是MICU刚筹建的磨合期,缺人缺物资缺经验,我们面对是重症患者,不容得丝毫差错,感到责任很重。但也非常感激能和大家一起作战,这里的每一天,真的非常锻炼人。

图片 6

“只能胜,不能输”“我们面对是重症,全力护佑每一个生命”这是每一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信念。齐心协力,不畏艰难,连续作战,奋力坚守,有序推进了非常形势下的医疗工作运行,保证了患者安全,在应急医疗救治的关键时刻彰显出凝聚力、战斗力和保障力。

«    2023年1月    »
1
2345678
9101112131415
16171819202122
23242526272829
3031
网站分类
搜索
最新留言
    文章归档
    网站收藏
      友情链接
        • Z-BlogPHP
        • 订阅本站的 RSS 2.0 新闻聚合